作者:盧昭燕 出處:天下雜誌 433 期 2009/10
相關關鍵字:新 西城故事
一年七九○萬人流的龍 山寺捷運站,吸引大量年輕香客;清朝老街剝皮寮八月重新開放,一個週末有三千人到訪,萬華區的生猛草根文化,成為一股聚客新力量。
「長這麼大,第一次看到萬華有展覽,」七十年次、萬華長大的趙澤曄站在剝皮寮老屋,擔任導覽義工時說。
過去十年,廣州街、康定路和昆明街包圍的剝皮寮老街,鐵皮圍繞,對外封閉,連當地人都忘了它的存在。
今年八月底,這個台北市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街屋區廓重新開啟大門,舉辦當代藝術展覽,現在一個週末有三千人參觀,其中更不乏平日在東區逛街 的年輕人,對台北老人扶養比率最高的萬華區來說,是很大的突破。
拉大來看,整個萬華區也有同樣的命運。封閉的體系,卻藏著最珍貴的寶藏,等著被挖掘。
萬華區平均每戶家庭所得在台北十二個行政區中敬陪末座,三流(流氓、流鶯和流浪漢)問題嚴重,可是被政府列為保存古蹟的數量卻是第三名。
這幾年慢慢有人回到老萬華,重新挖掘老城的美,帶進改革新思維。
「台北一○一已經蓋完了,台北市終於知道世界最高大樓也不過如此,過幾年也會被追過去,」四十二歲、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剝皮寮計劃主持人劉維公 說,「國際城市的競爭,接下來到了下一個階段,比體驗深度、生活美感,」都市更新焦點不再只是東區,萬華因為擁有豐富歷史文化資產,重新躍上舞台。
跳脫過去帶動萬華單點式、一條街的商業促銷,剝皮寮團隊特別請當地老松國小學生繪製地圖,介紹每天生活去處,遊客可以到周記肉粥店吃飯、去龍山寺拜拜、青草巷抓藥、華西街逛夜市。
這種開放式的策略,打破藩籬,動員在地人,連結了萬華過去各自獨立的景點。
為老城區帶來改變的除了外地人,還有萬華第二代。
龍山寺斜對面、廣州街一五二巷內的古書店莽葛拾遺,兩層樓磚造的老房子內播放著南管音樂。
三年多前,四年級生的莽葛拾遺老闆胡建平在永康街開了第一家二手書店之後,擴張時沒有到台、師大書店聚落,反倒選擇回到小時候生活的萬華,「萬華是 文化沙漠,除了我們沒有第二家書店,」莽葛拾遺店長林希羽說,胡建平出自對萬華復興的責任感而回來。
獨立書店是觀看城市文化底蘊的指標。林希羽說,雖然經營有些辛苦,「還是有需求,生活在這一區有很多不一樣的人。」
白天會有住在附近的老先生、老太太穿著拖鞋進來挑選日文書、醫療保健、命理書籍;傍晚,到附近夜市逛街的家庭、情侶也會進來參觀。也賣古董的莽葛拾遺,還會吸引附近跳蚤市場三水市場顧客進來。
擔任過剝皮寮、青草巷改造計劃案主持人的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康旻杰說,低調的莽葛拾遺是「民間自發形成的改變,造成小小擾動的開端,」 這種方式對改變萬華生猛、草根性十足的社區文化,反而比大張旗鼓蓋大樓的方式還要適合。
龍山寺吸引老少人潮
萬華另一個魅力之處就是龍山寺。
從求子、懷孕要拜的註生娘娘、考試求職拜的文昌帝君,到求姻緣的月老,一個人一生中的信仰需求都可以在龍山寺被滿足。
走進龍山寺,穿著時髦的年輕人捻香祝禱,鄉土課程老師帶著小學生沿著屋簷一一介紹,更不乏金髮外國人拿著相機捕捉古蹟的畫面。在龍山寺服務超過二十 年的寺務組長張雪玲說,二十年前香客都是老人家,現在有六成都是急速都市化後,競爭壓力大的年輕世代來尋求心靈寄託。
龍山寺聚集人氣的力量,可從捷運流量數字窺之。根據台北捷運公司統計,二○○四到二○○八年捷運各站出站人口流量成長率,龍山寺在六十八站中排名第 二,為三六%。龍山寺站每年出站人數近七九○萬人,是東區忠孝復興站的二分之一。「以前三個老警衛就把所有人打理好,現在十二個保全還不一定能管好,」張雪玲說。
但是,一直以來萬華區都沒有大翻轉式的復興,為什麼呢?
因為外來政策,沒有融合當地人生活。
五年前市政府將龍山廣場變成十二號公園,攤販改到捷運地下街營運,然而萬華人習慣在小街道裡面穿梭購物,而不是地下街封閉式空間。現在地下街商家失 去在地特色,只剩百元服飾、廉價佛教飾品等各地夜市都有的店家,公園變成遊民聚集地。
在地復興,還是高級孤島?
剝皮寮是近年萬華最大的改變,但是仍有爭議。五十七歲、家住康定路的龍山寺監事吳祚明還沒有去過剝皮寮,被問及對剝皮寮改建看法,他說,「那個是古 蹟嗎?」
這句話,反映了當地人的心聲。改建後的剝皮寮,失去了它的舊風味。「就是變成高級的孤島,旁邊街道都不是那個味道,很冒險,」康旻杰說,「國外經驗 說穿了就是動態保存,留住原來的人,盡量是原來的人做他的事。」
萬華復興需要更多新刺激,用在地人接納的方式,產生新力量。
(文章來源: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924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