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7 16:03NewTalk 新頭殼
新頭殼newtalk 2010.06.07 陳怡潔/編譯報導
過去,人們以為血液中的膽固醇只受到飲食作用和肝的調節。美國 對小老鼠所做的最新研究發現,大腦也對血液中膽固醇量有調節作用。
膽固醇過高造成血管硬化,提高心臟病發作風險,並導致心腦血管病變,是飲食營養過剩的現代人頭號殺手。
美國的自然神經科學研究發現,腦中的飢餓激素(hunger hormone)能「遙控」在全身循環的膽固醇量。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的研究團隊發現,老鼠體內的飢餓激素若增加,則血液中的膽固醇會增加。作用的機制是:飢餓激素使大腦發出信號,促使肝臟少儲存膽固醇,使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增加。
這種激素可以抑制腦中受體,此腦中受體控制生物體的飲食攝入量和體內能源運用。在獨立實驗中,他們發現,阻斷小老鼠的這種受體,小 老鼠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也會增加。
不過現在的研究只有在老鼠身上實行,研究人員說還要對人體的作用機制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這個研究可以發展控制膽固醇的療法。領導研究的Matthias Tschoep教授說:「我們一直以為膽固醇量只和攝取的飲食及肝臟有關。這是我們第一次發現,膽固醇直接受到中樞神經系統中,特定神經循環所控制。」
歐洲心臟學會的資深心臟科護士Fotini Rozakeas說:「此研究結果有發展控制膽固醇新療法的潛力,對有心臟和循環問題的人而言是一大福音。」
(資料來源:Yahoo news-新頭殼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07/135/270w2.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