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錄自:洪蘭。大腦當家。遠流出版社
知識背景就像一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比如說,同樣去聽一場演講,有人獲益良多,有人一無所獲,最主要的原因是語音像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才可以兜住它。
背景知識又像一個架構,有了架子,新進來的知識才知道往哪兒放,當每個格子都放滿了,一個完整的圖形就會顯現出來,一個新的概念於是誔生。心理學上曾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告訴我們背景知識的重要性。
這個實驗是把一盤殘棋給西洋棋的生手看兩分鐘,然後要他把這盤棋重新排出來,他無法做到;但是給西洋棋大師看同樣長的時間,他就能正確無誤地將棋子重新排列出來。是大師的記憶力比較好嗎?當然不是,因為當我們把一盤隨機安放的棋子給大師看,請他重排時,他的表現就和生手一樣了。
大師和生手唯一的差別就在大師有「背景知識」,使得殘棋變得有意義,意義度就減輕了記憶的負擔。這個背景知識所建構出來的基模(schema)會主動去搜尋有用的資訊,將它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組合成有意義的東西,一個沒有意義的東西會很快就淡出我們的知覺系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