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新社巴黎17日電)

科學家今天指出,1989年艾克森石油公司「瓦爾狄茲號」油輪(Valdez)在阿拉斯加州近海觸礁漏油,
徹底破壞威廉王子灣(PrinceWilliam Sound)的自然生態。
事隔多年後,仍有殘油困在海灘下的地層,持續污染這片原本純淨的海岸。

研究人員指出,氣候暖化使得北極地區更易於進行石油探測與油料運送。
日後若再次發生類似漏油事件,這項研究的發現或許能協助科學家,找出有效清理油污的關鍵。

當年外洩了多達1100萬加侖原油,破壞了阿 拉斯加州1300公里長的海岸。
至今專家仍百思不得其解,為何事發多年後,殘餘的油污仍未消散。

外洩的油料嚴重破壞了該區域的自然生態;阿 拉斯加州的捕漁業也受到極大衝擊。

一開始專家認為,有了科技的助力,大自然應該能很快清除這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境污染。

但不到10年科學家就發現,油污消失的速度極為緩慢,從每年70%大幅降低為4%。

專家估計,今日仍有約2萬加侖的原油殘留。

賓州費城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鮑法戴(Michael Boufadel)和李海龍(音譯)想要探究,
原油洩漏後,為何沒能隨著生物降解和風化作用而分解消逝,如科學家當年所預測的那般?

兩位科 學家蒐集現場資料,並進行電腦模擬分析後發現,關鍵在於受污染的海灘是由兩種地層所組成,各有不同的屬性。

此外,地下水位的升降所造成地理 上變異的影響,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根據發表於英國期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Geoscience)的研究報告,
原油外洩後,暫時儲存在多孔的上部地層,減緩了油污風化的速度。

此外,上部地層缺少食油微生物大量繁殖所需的養分,使得堆積於此處的原油量,多年來變動不大。

下部地層的地質成份大致上與上部地層相同,但孔洞數量遠低於上層。
一般而言,水分通過上層的速度是下層的1000倍

當 水位隨著退潮,降低至上下兩地層的交界線以下,油污便從上層逐漸滲透至下層。

研究人員指出:「一旦原油進入下部地層,就會因為毛細作用而困 住,那裡都去不了。

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暖化、冰層逐漸消融,使得北極區域更適於開採石油,並能藉由西北航道
(Northwest Passage)的海路運送。

因此,未來油污外洩污染高緯度地區碎石海灘的風險,將大幅上升。」(譯者:中央社蔡函岑)

(資料來源:Yahoo news-中央社 編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18/19/1yyy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cmchus 的頭像
    pcmchus

    pcmchus的部落格

    pcmc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